欢迎访问交大哲学系!

Welcome to visit our website!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系所介绍 > 系所简介

交大哲学教育与研究发展历程简介

1896年,光绪皇帝御批,由盛宣怀操办于上海兴建南洋公学(西安交通大学前身)。

1898年,制定《南洋公学高等小学章程》,其中“孝经”、“四书”、“左传”国学经典读物被列为不同年级之课程。

1901年,蔡元培任南洋特班的教习,首设哲学学科。

1908年,国学大师唐文治首开经学课程,开启了中国哲学教学。

1921年,交通大学成立了哲学技术与生物学荣誉会制(斐托斐分会),数十名教员及优秀学子入选。

1952年,中国著名哲学家彭康任交通大学校长。同年,交通大学撤政教科建马列主义教研室,凌雨轩任教研室主任,自此开启了交通大学正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
1956年,彭康校长率校西迁,任西安交通大学首任校长。在他推动下筹备成立了西安哲学学会,其本人当选为首任会长。同年,交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20余名教师携家属,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随校第一批迁至西安新校址。这其中就包含了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学科的奠基人,凌雨轩,马鼎章、卢烈英、马骐等西迁老教授。1956年后,凌雨轩给研究生开设了《哲学》(即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》课程

1958年,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,系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。

1978年3月9日,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成立。

1981年,马列主义教研室改为社会科学课程部,下设中共党史、政治经济学、哲学、中国语文等教研室和自然辩证法研究室。

1982年,自然辩证法专业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,当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原亚艇(春季)、王映林(春季)、潘炜(秋季)、牟小华(秋季)。

1983年,正式建成科技哲学(自然辩证法)硕士点。

1984年,社会科学课程部更名为社会科学系,下设中国革命史、哲学、政治经济学、语文、艺术等5个教研室和自然辩证法研究室。建立中共党史硕士点。

1985年,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。

1994年,在原有社会科学系基础上,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式成立,下设哲学系。

2000年,原西安医科大学、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,两校部分人文社科专业合并至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,部分老师加入哲学系。

2003年,建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;

2005年,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博士点,成为当时西北地区唯一的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。

2006年,建成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;

2008年,获批哲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哲学本科生;

2010年,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;同年12月3日,经西安交通大学“西交科〔2010〕51号”文件批准,“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”成立,行政挂靠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。

2011年,哲学专业被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;

2012年,建成哲学博士后流动站;

2019年,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“哲学与文化研究所”成立。

2020年,获批哲学专业“强基计划”,是西北、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哲学专业。并于2020年秋季开始招收第一届“强基班”哲学专业本科;

2022年,哲学专业获批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目前,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学科已发展成为拥有本、硕、博、博士后流动站建制完整的人才培养平台,成为西部哲学学科教学科研重镇,是国内哲学界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。

自迁校以来有宋雅莼、凌雨轩、马鼎章、陈道真、马骐、刘永富、李建群、张帆、韩鹏杰、马文保历任哲学系(教研组)组长、主任职务。

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、哲学基础理论、信息哲学、身体哲学、价值哲学等领域创造了大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,涌现出以彭康、马鼎璋、刘永富、邬焜、张再林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哲学理论工作者。

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、哲学基础理论、信息哲学、身体哲学、价值哲学等传统方向基础上,将在德国哲学、认知哲学(智能、生命、医学、经济、管理等方面),科技伦理等新的方向拓展研究。

哲学系现有教师28人,其中教授9人、副教授9人、助理教授(讲师)10人。


更新于 2024年3月17日

版权所有: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   设计与制作: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   邮编:7100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