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交大哲学系!

Welcome to visit our website!

新闻报道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报道 > 新闻报道 > 正文

“彭康哲学讲坛”第33期学术报告“儒道德论比较”成功举行

2024-05-30  点击:[]

2024年05月28日(周二)下午,由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主办、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、档案馆协办的“彭康哲学讲坛”第33期学术讲座在兴庆校区西迁博物馆报告厅举行。本次讲座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、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、老子学研究会副会长罗安宪教授,讲座主题为“儒道德论比较”。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常新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,人文学院哲学系学术合作单位横渠书院王政军先生、西北大学李友广教授、人文学院常龄方、刘俊、谢徐林、胡振夏四位老师、哲学系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


罗安宪教授首先回顾了交通大学西迁的历史,他表示特别高兴、感谢此次讲学交流机会。在具体内容讲座环节,罗安宪教授以《道德经》传世本为基础,以郭店简本、帛书本、北大汉简本为参考,以儒道对比,系统梳理了老子《道德经》中“德”的意涵。罗安宪教授认为“德”是老子哲学中第二性的关键概念,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登场与纣王无德、文王有德也即小邦周代替大殷商的政治哲学革命密切相关。与儒家依循殷周旧说讲“德”不同,老子将“德”与“道”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理解,“德”是“道”在人身上的落实,得之于道而聚于物、为一物之根本者为“德”。儒家“德”论面向上层统治者,它以“仁”为内容,爱人、爱民是其思想内涵;道家“德”论以宽容、包容、守柔、不争为主要内容,它是面向民众的个人之德。老子提出“德”,就是要人不要背离自己的道、守住所得之道,这是老子“德”论的理论贡献,它不仅是道家思想学说的重要内容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。




在交流环节,罗安宪教授耐心、细致地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。常新教授分别从讲座风格、讲座思路等方面总结了此次报告的内容,他认为罗教授考订文本、梳理文献所提出的老子“德”论新解逻辑清晰、结论令人信服,他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、结合人类生活的经验讲明老子思想,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人文关怀,对青年学子的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、引导作用。罗教授的精彩报告使在场师生受益颇深,在讲座结束之际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罗安宪教授的精彩讲座、西迁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表示感谢。学术报告会后在常新教授的陪同下,罗安宪教授与王政军院长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。


文字:人文学院哲学系 王乐

图片:人文学院哲学系 王乐



版权所有: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   设计与制作: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   邮编:710049